为推进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南京示范区工作,分享项目园实践陈鹤琴“活教育”的经验和思考,2023年11月10日上午,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和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共同主办的鼓幼成果推广项目高淳区专场活动在宝塔幼儿园拉开帷幕。南京市鼓楼幼儿园何凯黎园长和她的骨干团队、高淳区教育局甘育珍副局长、基教科陈荣科长、王素贞园长、高淳区教师发展中心江玲玲主任、韩安娣园长以及鼓幼成果推广项目43所项目园业务园长与骨干教师共同参加了活动。
活动伊始,高淳区教育局甘育珍副局长致辞。甘局长指出鼓楼幼儿园开展的研究是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鼓幼的研究是与时俱进的,为传承陈鹤琴教育思想做出了大量的贡献,高淳区宝塔幼儿园和雅园幼儿园很荣幸能成为鼓幼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实验学校,两家园能够真正学习到鼓幼实践创新的精神内涵,在实践中取得好的成效。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固城湖螃蟹产于高淳区固城湖水域,是高淳特产之一。在本学期秋游活动中,大班孩子参观了高淳区中华绒螯蟹博物馆,听着讲解员阿姨的介绍,孩子们探索的兴趣也随之而来。在今天的项目现场展示中,宝塔幼儿园居倩如老师通过大班科学活动《固城湖螃蟹》与孩子们一起回顾了参观博物馆的经验,通过现场观察比较,合作记录等多元学习方式,区分了螃蟹的公母特征,了解了螃蟹的生活习性,萌发了孩子们对家乡的自豪感。本次科探活动充分体现了陈鹤琴倡导的“尽量利用儿童的手、脑、口、耳、眼睛,打破只用耳朵听,眼睛看,而不用口说话,用脑子想事的教育”的理念。
高淳区宝塔幼儿园甘婷婷副园长结合园所“活教育”课程实践情况,以《枕着课程玩童年——“活教育”思想下“慧玩童年”园本课程实践的思考》为题,重点阐述了幼儿园在实施“慧玩童年”园本课程的过程中,如何通过环境的调整与优化、有效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促进了课程的生发以及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活教育”思想指引下的慧玩课程给予了幼儿更多的接纳与支持,为幼儿发展赋予更多的可能性。教师们始终与幼儿同行,努力发现儿童,了解儿童,追随儿童。而孩子们,也在践行“活教育”的过程中,头枕着课程,玩转了童年,茁壮成长。
随后,与会代表们观摩了宝塔幼儿园的户外环境及孩子们的游戏现场。该园所基于儿童视角,因地制宜、合理划分,依据场地优势和园内外环境资源,和孩子们共同打造了丰富多彩的室内外游戏区域。孩子们认真专注的神态、活泼可爱的游戏画面也给专家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淳区雅园幼儿园许爱琴园长以《挖掘“活”资源,探索“活”课程——“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在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题,许园长从明晰“活”理念、创设“活”环境、开发“活”资源、实施“活”课程、培养“活”教师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该园所随着在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不断深入推进,从多元化资源的“点”出发,探寻了多样的、园本的、发展的“活教育”课程样态。
南京市鼓楼幼儿园李炜老师以《“幼童本位”视域下儿童生活历的记录研究》为题,从基于儿童需要的幼儿园生活再现、基于记录过程的问题回应和基于赋权儿童的班本课程生发,分成三个维度详细阐述了班级孩子的记录过程。使用大量鲜活的案例,利用白描式的展示方法通俗的说明了儿童生活历中的记录画面可以筛选出符合孩子学习方式和学习特征的内容,帮助孩子们再现生活场景,促发他们回顾反思后重组经验,做到“儿童赋能”。与此同时,孩子的记录,也让“计划—工作—回顾”的主动性学习有了可能,激发孩子们对幼儿园生活下一阶段的计划和展望,使得班本课程呈现一个开放的、持续发展的内容体系。实现陈鹤琴所说:有“一张日课表,常常变化,使儿童如过日常生活一样。”
南京市鼓楼幼儿园何凯黎园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与总结。首先,何园长肯定了高淳区两所项目园的成长与进步,她认为宝塔幼儿园宽阔的环境提供给了孩子们自由探究、自主发现的学习场域,感受到了宝幼孩子们身上散发的幸福感、教师团队爱学习研究的态度以及高效的执行力。何园长建议,在园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幼儿园周边在地资源最大化,从微小课程入手,源于园内资源、地区资源,回归儿童视野,为孩子们提供多元学习的关注与支持。而“生活历”是鼓楼幼儿园当下单元课程班本化行进路程中一个重要的记录载体,旨在帮助儿童和教师一起回顾课程。最后,何园长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向宝塔幼儿园以及43家参会的项目园园长、老师们表示了感谢,同时希望未来更多的项目园能够积极实践陈鹤琴的活教育。



(撰稿:孔琴 审核:甘婷婷 签发:赵珊珊)